【诟病的含义是什么】“诟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指责或不满。它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一定的负面色彩,通常带有主观评价的意味。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定义、词源、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
“诟病”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意为“耻辱、羞辱”,后引申为“责备、批评”。现代汉语中,“诟病”多用于指出他人或事物的缺点、错误或不足之处,语气较为严厉,有时也带有贬义。
该词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学术论文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因语气过重而引起误解。
此外,“诟病”常与“被……诟病”、“对……诟病”等结构搭配使用,表达对某事的不满或批评。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词义 | 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指责、不满,常带有负面评价的意味。 |
词源 | 出自古代汉语,“诟”意为“耻辱”,“病”意为“疾病”或“缺点”,合起来表示“责备、批评”。 |
词性 | 动词(也可作名词)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正式场合,如新闻、评论、学术文章等。 |
语气 | 较为严厉,有时带有贬义,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 |
常见搭配 | 被……诟病、对……诟病、遭到……诟病、受到……诟病 |
近义词 | 批评、指责、谴责、非议、指摘 |
反义词 | 赞扬、褒奖、称赞、表扬 |
示例句子 | 他的行为被广泛诟病;这个政策受到了社会的诟病;公司管理存在诸多诟病问题。 |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选择:在日常口语中,“诟病”较少使用,多用于书面表达。
2. 情感色彩:使用时应注意语气,避免过于尖锐,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3. 搭配规范:与“被”“对”等介词搭配时要符合语法习惯。
综上所述,“诟病”是一个具有明确批评意味的词语,适用于需要表达对某事不满或指出其问题的场合。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