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含义是什么】“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好学,喜欢读书,甚至到了舍不得放下书本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一个人专注、刻苦的学习态度。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手不释卷 | 意思是手里一直拿着书本,不肯放下,形容人非常爱读书,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和执着。 |
二、出处与来源
“手不释卷”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遂博学,以《易》为宗,常自诵习,不释卷。”意思是说,吕蒙后来广泛学习,尤其以《易经》为主,常常自己诵读,从不放下书本。
三、引申意义
用法 | 含义 |
褒义 | 表示一个人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地学习,值得赞扬。 |
有时也带点调侃意味 | 如果一个人整天埋头读书,不关心外界事物,可能会被说成“手不释卷”,带有轻微的贬义。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学生学习 | “他每天晚上都手不释卷,成绩自然名列前茅。” |
工作场合 | “这位同事工作认真,业余时间还手不释卷地学习新技能。” |
朋友间调侃 | “你又在看书?真是手不释卷啊!” |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埋头苦读、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懒惰懈怠、不思进取 |
六、总结
“手不释卷”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也体现了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现代语境中,它可以用于表扬勤奋的人,也可以在轻松的语境中作为调侃的表达方式。无论哪种用法,都离不开“读书”这一核心主题。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手不释卷”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