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民法典撤销权的规定

2025-10-29 21:21:35

问题描述:

民法典撤销权的规定,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1:21:35

民法典撤销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撤销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权利之一。撤销权主要适用于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胁迫等情形下所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文对《民法典》中关于撤销权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撤销权的基本概念

撤销权是指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其已经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而使该行为自始无效。撤销权的行使需符合法定条件,并且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行使。

二、撤销权的适用情形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撤销权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 法律依据 说明
重大误解 第147条 行为人因对行为性质、对方当事人或标的物等存在错误认识,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
欺诈 第148条 一方以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陷入错误并作出意思表示。
胁迫 第149条 一方以威胁手段迫使对方作出意思表示。
显失公平 第151条 双方在意思表示上存在明显不公平,导致一方遭受重大损失。

三、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与期限

内容 规定
行使方式 撤销权应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由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法审查后决定是否撤销。
行使期限 一般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一年内;对于重大误解,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90日内。
特殊情形 若撤销权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权利,可依法主张时效中断。

四、撤销权的法律后果

一旦撤销权被依法行使,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即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效力。但若该行为已涉及第三方利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五、撤销权与其他权利的区别

权利类型 是否可撤销 适用对象 法律效果
撤销权 民事法律行为 自始无效
合同解除权 合同关系 合同终止
无效合同 合同本身 无效,无需撤销

六、总结

《民法典》对撤销权的规定较为全面,涵盖了多种可能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情形,并明确了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和程序。通过合理运用撤销权,当事人可以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防止因误解、欺诈或胁迫而遭受不公。

表:民法典撤销权相关规定一览表

项目 内容
法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撤销权适用情形 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
行使方式 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
行使期限 一般为1年内,重大误解为90日内
法律后果 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
相关条款 第147条、第148条、第149条、第151条

以上内容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原文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撤销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