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十寒的故事和含义简短】“一暴十寒”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学习或做事时,不能坚持到底,常常半途而废。这个成语虽然简短,但其背后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一、故事来源
“一暴十寒”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是: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意思是:即使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冻它,也没有能生长出来的。
孟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而是时而努力、时而懈怠,那么就很难取得成功。
二、含义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一暴十寒 |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 字面意思 | 一天晒太阳,十天寒冷,无法让植物生长 | 
| 比喻意义 | 学习或做事不专心、不坚持,容易失败 | 
| 延伸含义 | 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反对三心二意、虎头蛇尾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一暴十寒”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
- 学习英语的人,有时每天背单词,有时几天不碰书本;
- 锻炼身体的人,有时坚持跑步,有时又放弃;
- 工作中,有人一时热情高涨,过后却敷衍了事。
这些行为都属于“一暴十寒”,最终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四、总结
“一暴十寒”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警示。它提醒我们: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专注。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实现目标。
关键词:一暴十寒、孟子、学习、坚持、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