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及字是什么意思】在古文中,“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或连词,具体意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及”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含义和例句。
一、
“及”字在古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到达、达到: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到达。
2. 赶上、追上:表示动作的及时性。
3. 涉及、关联:表示与某事有关联。
4. 以及、和:作为连词,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
5. 比得上、赶得上:表示比较关系。
6. 至于、到了:用于引出某种情况或结果。
不同语境下,“及”字的意义会有所变化,因此在阅读古文时,需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表格展示“及”字的主要含义及例句
含义 | 释义说明 | 例句(古文) | 现代汉语解释 |
到达、达到 | 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到达 | “不及,吾恐不能及也。”(《左传》) | 没有赶上,我恐怕赶不上 |
赶上、追上 | 表示动作的及时性 |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 | 到了三年之后 |
涉及、关联 | 表示与某事有关联 | “及父之仇,不与共戴天。”(《礼记》) | 连父亲的仇人都不共戴天 |
以及、和 | 作为连词,连接并列成分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 和,以及 |
比得上、赶得上 | 表示比较关系 | “臣虽不肖,然愿以天下之贤者,皆及于圣人。”(《荀子》) | 能够比得上 |
至于、到了 | 引出某种情况或结果 |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 到了秦王的时候 |
三、结语
“及”字在古文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意义丰富,掌握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读多练,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逐步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