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什么是黑什么是恶】“扫黑除恶”是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一项重要社会治理行动,旨在打击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但在实际中,很多人对“黑”和“恶”的具体定义并不清楚,容易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本文将从概念、表现形式、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扫黑除恶”中的“黑”与“恶”。
一、什么是“黑”?
“黑”通常指的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这类组织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暴力性,往往长期存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主要特征包括:
特征 | 说明 |
组织结构严密 | 有明确的层级分工,领导核心稳定 |
暴力手段频繁 | 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犯罪 |
长期存在 | 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形成一定势力范围 |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 对当地经济、政治、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4条,对于“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参加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什么是“恶”?
“恶”指的是恶势力,即在一定区域内长期从事违法活动、欺压百姓、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团伙,但尚未达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程度。
主要特征包括:
特征 | 说明 |
组织松散 | 不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那样的严密结构 |
多为临时聚集 | 以团伙形式作案,缺乏长期稳定的组织体系 |
行为多为暴力或非法敛财 | 如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非法经营等 |
影响范围有限 | 一般局限于某一区域或群体 |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恶势力”虽不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但仍属于严厉打击的对象,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黑”与“恶”的区别
为了更直观地区分“黑”与“恶”,以下是一个对比表格:
项目 | 黑 | 恶 |
组织性质 | 黑社会性质组织 | 恶势力团伙 |
组织结构 | 严密、稳定 | 松散、临时 |
犯罪手段 | 暴力、威胁、长期犯罪 | 常见暴力、非法敛财 |
存续时间 | 长期存在 | 有时限、流动性强 |
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重,量刑高 | 刑事责任较轻,量刑较低 |
社会影响 |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 局部扰乱社会秩序 |
四、总结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黑”与“恶”虽然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它们在组织性、危害程度、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黑”更强调组织性和长期性,而“恶”则更多表现为短期、局部的违法行为。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公众更好地识别和举报相关线索,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发现身边存在类似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政府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共建平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