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意思是什么】“出水芙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清纯或事物的清新脱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诗经》和《楚辞》,后来在诗词中被广泛使用,用来赞美自然之美或人的气质。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出水 | 指从水中浮现出来 |
芙蓉 | 一种水生植物,即荷花,象征纯洁与高雅 |
整体含义:
“出水芙蓉”原指刚从水中绽放的荷花,因其洁白无瑕、清新脱俗,后引申为形容女子姿容秀丽、气质高雅,或比喻事物清新自然、不染尘俗。
二、出处与演变
出处 | 内容简介 |
《诗经·陈风·泽陂》 |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其中“菡萏”即荷花,为“芙蓉”的别称。 |
《楚辞·九歌·湘君》 |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虽未直接用“出水芙蓉”,但意境相近。 |
宋代文人常用此词形容女子美貌 | 如“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强调自然美。 |
三、常见用法
场景 | 举例 |
描述女性容貌 | “她宛如出水芙蓉,清丽脱俗。” |
形容自然景色 | “湖中莲花出水芙蓉,令人陶醉。” |
比喻艺术作品 | “这部小说语言清新,如出水芙蓉,别具一格。”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玉洁冰清、天生丽质、清新脱俗 |
反义词 | 浮艳俗气、庸脂俗粉、矫揉造作 |
五、总结
“出水芙蓉”不仅是一个形容美丽的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性美的高度赞美。它体现了古人追求纯净、高雅的精神境界,也反映了汉语表达中含蓄而富有诗意的特点。
通过了解其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增添语言的美感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