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实施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迈入了系统化、法典化的阶段。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实施时间及相关内容,本文将对《民法总则》的实施时间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民法总则的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为后续各分编的编纂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民事权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二、民法总则实施的意义
《民法总则》的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 完善民事法律体系:确立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为后续《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提供了统一框架。
-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明确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增强了法律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力度。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规范民事行为,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 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回应了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网络侵权、人格权保护等,体现了法律的时代性。
三、民法总则实施时间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通过会议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通过日期 | 2017年3月15日 |
实施日期 | 2017年10月1日 |
法律性质 | 民法典的总则部分,具有基础性地位 |
主要作用 | 确立民事法律基本原则,规范民事主体行为 |
四、结语
《民法总则》的实施,不仅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公众而言,了解其实施时间及核心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身权利与义务,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