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目和手组成语

2025-10-13 09:34:24

问题描述:

目和手组成语,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3 09:34:24

目和手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往往由四个字组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意义。有些成语虽然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却有着独特的构造方式。本文将围绕“目”和“手”这两个字,总结与它们相关的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

“目”和“手”在汉语中分别代表视觉和动作的主体,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在成语中,“目”多与眼睛、目光、观察有关;“手”则与动作、能力、操作相关。两者结合使用时,往往能表达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状态,如“眼高手低”、“目不转睛”等。

以下是一些由“目”和“手”组成的常见成语,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

二、目和手组成的成语(表格)

成语 含义解释 出处/来源 使用场景示例
眼高手低 眼力高,但实际能力不足 《红楼梦》 描述一个人志向高远但能力有限
目不转睛 眼睛不转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古代文献 描述人专注看某物,如看表演、电影
手到擒来 手一到就能抓到,比喻事情顺利、轻而易举 《水浒传》 形容做事有把握,成功在望
手忙脚乱 手脚都慌乱,形容忙得不知所措 《西游记》 描述紧急情况下的混乱状态
目中无人 看不起别人,自高自大 古代典故 形容人傲慢,不尊重他人
手无寸铁 手里没有武器,形容毫无准备或防御能力 历史故事 描述在危险情况下毫无防备
目瞪口呆 因惊讶或震惊而说不出话来 民间俗语 描述人受到巨大冲击时的反应
手足无措 手脚不知如何安置,形容惊慌失措 古文记载 描述人在紧张或意外情况下的状态

三、结语

“目”和“手”作为汉语中的常用字,在成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无论是“眼高手低”的自我反思,还是“手到擒来”的自信从容,都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独特之处。

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些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还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和使用“目”和“手”相关的成语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