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2025-10-23 21:35:05

问题描述: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3 21:35:05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里仁》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围绕“仁”这一核心思想展开,强调君子应以仁为本,注重内在修养与道德实践。本篇内容多为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仁德、修身、处世等方面的论述,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以下是对《论语·里仁》篇的原文与翻译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与学习。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1. 子曰:“里仁为美。”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2. 择不处仁,焉得知?”

选择不与仁德之人相处,怎么能获得智慧呢?

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即使在一顿饭的短时间内也不会违背仁德,在匆忙或困顿时也必定遵循仁道。

4. 吾未见好仁如好色者也。”

我从未见过像喜爱美色那样喜爱仁德的人。

5.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

6.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贵是人们所渴望的,但如果不合正道得到它,就不应该接受。

7.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去也。”

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摆脱它,就不应该离开。

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9. 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10.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爱别人,也能正确地憎恨坏人。

二、《论语·里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子曰:“里仁为美。”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择不处仁,焉得知? 选择不与仁德之人相处,怎么能获得智慧呢?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即使在一顿饭的短时间内也不会违背仁德,在匆忙或困顿时也必定遵循仁道。
吾未见好仁如好色者也。 我从未见过像喜爱美色那样喜爱仁德的人。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贵是人们所渴望的,但如果不合正道得到它,就不应该接受。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去也。 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摆脱它,就不应该离开。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爱别人,也能正确地憎恨坏人。

三、总结

《论语·里仁》篇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仁”的深刻理解和推崇。他强调仁德的重要性,认为仁是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他也指出,真正的仁者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做到“能爱人,能恶人”。

通过阅读和理解《论语·里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圣贤的思想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指导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