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中国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实施了一系列系统性、精准化的政策措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结合扶贫实践探索出的一套科学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以下是对“十三五”脱贫攻坚基本方略的总结与分析。
一、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
“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可以概括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方略强调“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需要帮助的人群。
此外,还形成了以“六个精准”为核心、以“五个一批”为主要手段、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的脱贫攻坚体系。
二、主要举措与政策支持
在具体实践中,“十三五”期间围绕上述基本方略,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
类别 | 具体内容 |
精准识别 |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确保扶贫对象真实、准确。 |
精准帮扶 | 根据不同贫困类型,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如发展产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 |
精准施策 | 推动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易地搬迁等多样化方式,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
精准考核 |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扶贫成效可量化、可监督。 |
资金保障 | 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 |
社会参与 |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格局。 |
三、脱贫攻坚成果
通过上述基本方略的有效实施,“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全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 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
- 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总结
“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展现。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解决了数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也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仍将是国家持续关注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