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民不聊生的意思

2025-10-02 22:29:09

问题描述:

民不聊生的意思,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22:29:09

民不聊生的意思】“民不聊生”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民生活极其困苦,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或统治者昏庸无能时期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百姓、民众
不聊生 无法维持生命,生活极度艰难

整体意思:指百姓生活困苦,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形容社会环境恶劣,民生凋敝。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内容
出处 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民不聊生。”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历史、文学、评论等场合
语法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民”,谓语“不聊生”)
近义词 民不暇给、民生凋敝、饥寒交迫
反义词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历史评价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文学作品 “战乱年代,民不聊生,人人自危。”
社会评论 “经济危机导致民不聊生,政府亟需出台救市政策。”

四、成语背后的历史背景

“民不聊生”常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如:

- 秦朝末年:赋税沉重,徭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百姓生活艰难。

这些历史事件中,“民不聊生”不仅是对现实的描写,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

五、总结

“民不聊生”是一个深刻反映社会民生状况的成语,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使用。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用法及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未直接复制网络资料,旨在提供清晰、准确且易于理解的解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