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意思是什么】“兴高采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使用广泛,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人们在喜悦、兴奋时的状态。
一、
“兴高采烈”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形容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后来引申为非常高兴、情绪激动的样子。它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遇到好事、取得成功或参与有趣活动时的积极情绪状态。该成语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语气较为轻松活泼,带有正面的情感色彩。
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搭配,避免用在严肃或悲伤的场合。此外,虽然“兴高采烈”表示情绪高涨,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过度激动,更多是一种适度的愉悦表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兴高采烈 |
拼音 | xīng gāo cǎi li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意 | 精神振奋、情绪高昂 |
引申义 | 非常高兴、情绪激动 |
使用场景 | 日常口语、书面表达;多用于正面情绪的描述 |
情感色彩 | 积极、正面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严肃或悲伤场合;注意语境搭配 |
近义词 | 兴奋不已、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
三、结语
“兴高采烈”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人们在快乐时刻的情绪状态。在写作或交谈中适当使用,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理解其出处和用法,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