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全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这句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奉献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一、诗歌背景简介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的一组诗,共315首,内容涉及政治、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其中第220首最为著名,尤其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二、全诗原文及释义
| 诗句 | 释义 |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满腹离别的愁绪,在白日西沉时更加浓重。 |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鞭子一挥,向东而去,仿佛走向天边。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落下的花瓣并非没有感情。 |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它会化作春泥,继续滋养花朵。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身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同时,也借落花抒发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仍愿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余热的情怀。
三、诗句赏析
| 方面 | 内容 |
| 意象 | “落红”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或个体的牺牲,“春泥”则代表新生与延续。 |
| 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奉献精神的赞美。 |
| 哲理 | 强调即使看似消逝的事物,也可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发挥作用。 |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 |
四、总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奉献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总结要点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220首 |
| 核心思想 | 落花虽逝,仍有其价值;奉献不求回报,却能延续生命。 |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坚持信念,默默奉献。 |
| 文学价值 | 意象鲜明,寓意深远,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龚自珍的才情与情怀,也能从中获得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