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不为物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
《吕蒙正不为物累》是一篇讲述北宋名相吕蒙正为人处世态度的文言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吕蒙正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高尚品格。他面对荣华富贵、权势地位时,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醒,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本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现代人如何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 | 吕蒙正,字圣功,是河南人。 |
| 少贫,好学,有大志。 | 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志向远大。 |
| 太宗时,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 宋太宗时期,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
| 居官清廉,不营私利。 | 在官职上清正廉洁,不谋求个人利益。 |
| 尝有人献玉带,蒙正辞之曰:“吾有此衣,足以御寒。” | 曾有人赠送玉带,吕蒙正拒绝说:“我有这件衣服,足以御寒。” |
| 其意不在物,而在心也。 | 他的心意并不在于物品本身,而在于内心是否满足。 |
| 时人称其“不为物累”,盖其德行如此。 | 当时的人称赞他“不为物累”,是因为他的品德如此。 |
三、重点注释
| 词语 | 注释 |
| 吕蒙正 |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以清廉著称。 |
| 不为物累 | 不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累,指不被财富、权力等外物影响内心。 |
| 登进士第 | 考中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功名。 |
| 秘书省校书郎 | 官职名,负责整理和校对书籍,属于文官系统。 |
| 御寒 | 抵御寒冷,指基本生活需求。 |
| 时人 | 当时的人,指同时代的人。 |
四、思想内涵
吕蒙正的“不为物累”并非完全否定物质,而是强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独立。这种思想与儒家“君子谋道不谋食”的理念相通,强调内在修养高于外在享受。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物质欲望所驱使,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成长。吕蒙正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与成就,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超越外物的束缚,守住内心的宁静与正直。
五、结语
《吕蒙正不为物累》虽为古文,但其蕴含的思想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它倡导的是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在修养的生活态度,值得当代人深思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