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对照表】在中国古代,人们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现代的两个小时。这种时间划分方式源于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医养生、风水命理等多个领域。了解十二时辰的含义及其对应的时段,有助于更好地安排作息、调理身心。
以下为“十二时辰对照表”,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理解和参考。
一、十二时辰简介
1. 子时(23:00 - 01:00)
又称“夜半”或“子夜”,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此时应保持安静入睡,有助于养精蓄锐。
2. 丑时(01:00 - 03:00)
被称为“鸡鸣”,是身体进入深度睡眠的阶段,有利于肝脏排毒与修复。
3. 寅时(03:00 - 05:00)
“平旦”之时,天色渐明,适合早起锻炼,帮助身体唤醒阳气。
4. 卯时(05:00 - 07:00)
太阳初升,万物复苏,是晨练、吃早餐的好时机。
5. 辰时(07:00 - 09:00)
阳气逐渐旺盛,适合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学习。
6. 巳时(09:00 - 11:00)
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段,适合处理重要事务。
7. 午时(11:00 - 13:00)
正午时分,阳气最盛,建议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8. 未时(13:00 - 15:00)
午后时光,适合继续工作或进行轻松活动。
9. 申时(15:00 - 17:00)
黄昏前的时段,适合户外活动或放松心情。
10. 酉时(17:00 - 19:00)
暮色降临,适合晚餐和家庭团聚。
11. 戌时(19:00 - 21:00)
夜幕初降,是静心阅读或准备入睡的好时机。
12. 亥时(21:00 - 23:00)
睡前准备阶段,应减少刺激,为高质量睡眠做准备。
二、十二时辰对照表
| 时辰 | 时间段 | 别称 | 建议事项 |
| 子时 | 23:00 - 01:00 | 夜半 | 早睡,保持安静 |
| 丑时 | 01:00 - 03:00 | 鸡鸣 | 深度睡眠,助肝排毒 |
| 寅时 | 03:00 - 05:00 | 平旦 | 早起锻炼 |
| 卯时 | 05:00 - 07:00 | 晨光 | 吃早餐,开始活动 |
| 辰时 | 07:00 - 09:00 | 日出 | 工作学习,增强阳气 |
| 巳时 | 09:00 - 11:00 | 阳明 | 高效工作,专注事务 |
| 午时 | 11:00 - 13:00 | 日中 | 休息片刻,避免暴晒 |
| 未时 | 13:00 - 15:00 | 日昳 | 继续工作或活动 |
| 申时 | 15:00 - 17:00 | 傍晚 | 户外活动,放松心情 |
| 酉时 | 17:00 - 19:00 | 黄昏 | 晚餐,家庭时光 |
| 戌时 | 19:00 - 21:00 | 黄昏后 | 阅读、整理思绪 |
| 亥时 | 21:00 - 23:00 | 夜半前 | 减少刺激,准备睡觉 |
通过了解并合理利用十二时辰,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顺应自然规律,提升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希望这份对照表能为您提供实用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