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砥柱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所作的一篇铭文,内容以“砥柱”为喻,表达了坚韧不拔、立身正直的精神。此文虽短,却寓意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在人生困顿中仍坚持操守、不改初心的品格。
原文如下:
> 砥柱之石,巍然不动;
> 众流所归,万险不惧。
> 君子立身,如斯之坚;
> 志节不移,风雨无偏。
> 岂为势利,而改其志?
> 惟有忠贞,可以久安。
译文:
那块砥柱之石,高耸挺立,毫不动摇;
它汇聚了众多河流的力量,面对千难万险也毫无畏惧。
君子的立身之道,应当像这砥柱一样坚定;
意志不改,无论风雨如何,都保持自己的立场。
难道是为了权势和利益,就改变自己的志向吗?
唯有忠诚与正直,才能带来长久的安宁。
解析与感悟:
黄庭坚在文中借“砥柱”这一自然景象,比喻人应具备的坚定品格。他强调,真正的君子应当像砥柱一样,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不因外界的压力而动摇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士人的修身立德,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诱惑与挑战层出不穷,许多人容易随波逐流,失去自我。而黄庭坚通过这篇铭文提醒我们,做人要有定力,坚守内心的原则,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与方向。
此外,文章语言简练,结构严谨,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富有哲思的文人,他的作品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
结语:
《黄庭坚砥柱铭》虽为古文,但其所传达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呼唤。在今天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砥柱”般的坚韧与执着,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