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名词解释】“有口皆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声誉极好,受到广泛的好评和称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人物品德和功绩的高度认可,如今多用于褒义语境中,强调正面评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有口皆碑 |
拼音 | yǒu kǒu jiē bēi |
出处 | 原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其言也讱,其行也敏,其德也温,其刑也简。……故曰:‘有口皆碑,无胫而走。’” |
释义 | 所有人的嘴都用来称颂,形容名声极好,人人称赞。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口碑极佳,常作谓语、定语使用。 |
近义词 | 口碑载道、誉满天下、声名远播 |
反义词 | 声名狼藉、臭名昭著、众叛亲离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个人成就
- 他多年来致力于公益事业,深受群众爱戴,可谓“有口皆碑”。
2. 产品评价
- 这款手机性能稳定,性价比高,市场反响热烈,堪称“有口皆碑”。
3. 影视作品
- 该电影剧情紧凑,演员表现精湛,观众一致好评,实属“有口皆碑”。
三、注意事项
- “有口皆碑”虽为褒义词,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
- 该成语强调的是“口碑”,因此更适合用于描述社会评价,而非单纯的成绩或能力。
四、总结
“有口皆碑”是一个表达高度赞誉的成语,适用于各种需要强调良好声誉的场合。通过了解其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