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手于人是什么意思啊】“假手于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虽不能察,然则君子之言,其有理也。吾不欲以我之私心,假手于人。”意思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完成某件事。通常用于表示自己不亲自去做,而是让别人代为执行。
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亲力亲为、依赖他人的人。但也有一些语境下可以中性使用,比如在合作或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合理的做法。
“假手于人”指的是借助他人之力完成事情,而不是自己动手。该成语多用于贬义,强调不亲自行动、依赖他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表示合理分工或合作。以下为详细解释和用法对比:
表格:假手于人含义与用法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假手于人 |
拼音 | jiǎ shǒu yú ré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字面意思 | 借助他人的手(即依靠他人) |
引申含义 | 不亲自做某事,而让别人来做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表示不负责任或推卸责任;也可中性使用,表示合作或分工 |
同义词 | 依赖他人、托付他人、借力行事 |
反义词 | 亲力亲为、亲自处理、独立完成 |
典型例句 | 1. 这件事本应由他亲自处理,却假手于人,显得不负责任。 2. 在团队中,适当假手于人是可以理解的。 |
小结:
“假手于人”虽然表面上看是借用他人之力,但其背后往往隐含着对责任归属的考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合适使用这一成语。如果是出于懒惰或逃避责任,那便是负面的;如果是合理的分工协作,则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