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侯审是什么意思】在法律实践中,“取保侯审”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尤其在刑事诉讼中经常被提及。很多人对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清楚,甚至有人误以为是“候审”或“候判”。其实,“取保侯审”是法律程序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涉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被羁押,等待后续审理。
一、什么是“取保侯审”?
取保侯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由其本人、家属或律师提出申请,并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以确保其不会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从而获得暂时不被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侯审”并不是“候审”,而是“取保”+“候审”的组合词,意指通过提供担保来“暂缓”羁押,等待进一步的司法处理。
二、取保侯审的适用条件
条件 | 说明 |
犯罪情节较轻 | 涉嫌犯罪情节轻微,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有悔罪表现 |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有悔罪表现 |
无社会危险性 | 不会妨碍侦查、起诉、审判,也不会危害社会 |
能提供保证 | 可以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 |
三、取保侯审的流程
1. 申请: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2. 审查:办案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3. 决定:若符合条件,办案机关作出同意取保候审的决定。
4. 执行:被取保人需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方可离开羁押场所。
四、取保侯审的注意事项
- 保证人责任:保证人需承担监督被取保人遵守法律义务的责任,如违反规定,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保证金退还:如果被取保人在取保期间没有违反规定,案件结束后可申请退还保证金。
- 变更或撤销:若被取保人违反规定,办案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撤销取保候审措施。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允许嫌疑人或被告人暂不羁押 |
目的 | 确保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
适用条件 | 犯罪情节较轻、无社会危险性、能提供保证等 |
流程 | 申请→审查→决定→执行 |
注意事项 | 保证人责任、保证金退还、变更或撤销 |
结语:
“取保侯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平衡司法公正与人权保障。了解这一制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也能够在遇到相关情况时做出合理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