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是什么意思】“绵”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 mián,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具体意义需根据语境来判断。以下是对“绵”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含义
| 词性 | 含义 | 举例 |
| 形容词 | 柔软、细腻、连绵不断 | 绵密的雨丝;绵羊的毛 |
| 动词 | 延续、持续 | 绵延不绝的山脉 |
| 名词 | 指某种柔软的物质 | 如“棉绵”、“绵绸”等 |
| 古代用法 | 指蚕丝、丝絮 | 《诗经》中有“绵绵瓜瓞”的说法 |
二、常见用法解析
1. 表示柔软、细腻
- 例如:“绵软”常用来形容质地柔软的事物,如“绵软的枕头”。
- “绵密”多用于描述密度高、紧密的状态,如“绵密的雨”。
2. 表示连续不断
- “绵延”指事物连续延伸,如“山峦绵延千里”。
- “绵长”则形容时间或声音长久不断,如“绵长的歌声”。
3. 作为名词使用
- “绵”有时也指一种织物或材料,如“绵绸”、“绵布”,这类材料质地柔软、保暖性强。
- 在古代,“绵”还指蚕丝或丝絮,常用于制作衣物。
4. 文化与文学中的用法
- 在古诗词中,“绵”常用来表达情感的绵长或景色的连绵,如“绵绵无尽”、“绵延不绝”。
- 《诗经·大雅》中“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中的“绵绵”即表示连绵不断。
三、常见词语搭配
| 词语 | 含义 | 示例 |
| 绵密 | 密集、细致 | 绵密的森林 |
| 绵延 | 连续不断 | 山脉绵延 |
| 绵长 | 长而不断 | 绵长的回忆 |
| 绵软 | 柔软 | 绵软的床垫 |
| 绵绸 | 一种柔软的丝绸 | 传统服饰常用绵绸 |
四、注意事项
- “绵”字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其他字组合成词。
- 避免将“绵”与“棉”混淆。“棉”指棉花或棉制品,而“绵”更多强调柔软、连续等特性。
- 在写作或口语中,应根据上下文准确选择“绵”的用法,以避免歧义。
总结
“绵”是一个多义字,主要表示柔软、细腻、连续不断等含义。它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常见于描述自然景观、物品材质以及情感表达。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