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哪几年期间】“十二五”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简称,是国家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制定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下是关于“十二五”时间段的详细总结:
一、总体概述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国务院于2011年3月正式发布,并在2016年结束。该规划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二、时间范围
| 项目 | 内容 |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 起止时间 | 2011年 - 2015年 |
| 发布时间 | 2011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通过) |
| 实施周期 | 5年(2011-2015) |
三、主要内容与目标
“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包括:
1. 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
2. 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科技创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 民生改善: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 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6. 区域协调: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四、主要成果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科技进步显著:高铁、航天、5G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扶贫攻坚成效明显: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五、结语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不仅实现了预期发展目标,也为“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中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十二五”期间的具体政策或行业表现,可参考相关政府文件或权威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