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古文中的司字怎么解释

2025-09-29 04:19:38

问题描述:

古文中的司字怎么解释,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04:19:38

古文中的司字怎么解释】在古文中,“司”是一个常见且意义丰富的字,其含义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它既可以表示“主管、掌管”,也可以引申为“官职、职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等待、伺候”的意思。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司”字在古文中的用法,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基本含义总结

含义 释义 举例
主管、掌管 指某人负责某事或管理某物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司其事。”
官职、职责 表示某种职位或责任 《周礼·天官》:“司徒、司马、司空。”
等待、伺候 在某些语境中表示等待或侍奉 《诗经·小雅》:“司夜之官。”
司机、操作者 指操控、驾驶的人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欣、董翳。”

二、具体用法解析

1. 主管、掌管

“司”常用于表示对某项事务的管理和控制。如“司其事”即“管理这件事”。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官职名称,如“司徒”、“司空”等,分别指管理土地、工程等事务的官员。

2. 官职、职责

在古代官制中,“司”常作为官职的前缀,表示特定的职责范围。例如:

- 司徒:管理民政事务

- 司马:掌管军事

- 司空:负责工程与建筑

3. 等待、伺候

在一些诗词或文献中,“司”也有“等待”或“伺候”的意思。如“司夜之官”指的是夜间值守的官员,承担守夜任务。

4. 司机、操作者

在部分古文中,“司”也可表示“操作、驾驶”,如“司车”即“驾车之人”。

三、注意事项

- “司”字在古文中的意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 不同朝代对“司”字的使用和解释可能略有差异。

- 部分“司”字用作动词时,常与“事”“职”等字搭配,形成固定搭配。

四、总结

“司”字在古文中具有多种含义,核心在于“主管、管理”这一基础意义,同时延伸出官职、职责、等待等多种用法。了解其具体含义时,应结合语境和历史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其在古文中的实际作用。

通过以上表格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司”字在古文中的解释与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