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寡人有疾原文及翻译】在《孟子》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寡人有疾”的对话,虽非全篇重点,但其思想内涵深刻,反映了孟子对人性、治国与修身的思考。本文将对这段内容进行整理与解读,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原文与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一、原文
> 孟子曰:“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齐宣王自述自己有“好色”之疾,孟子则借此劝导他应以民为本,与民同乐,而非沉溺于个人欲望之中。
二、译文
| 原文 | 翻译 |
| 孟子曰:“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 孟子说:“大王如果喜欢财物,能与百姓共享,这对大王又有什么不好呢? |
|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 大王如果喜欢美色,也能与百姓共享,这对大王又有什么不好呢? |
| …… | …… |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美色。 |
三、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并没有直接批评齐宣王“好色”,而是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若能将个人的喜好与百姓共享,便能实现“仁政”的理想。这体现了孟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身作则,关心百姓生活,才能赢得民心。
同时,“寡人有疾”这句话也反映出齐宣王对自己缺点的坦诚,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也为后续的治国之道奠定了基础。孟子借此机会,进一步阐述了“仁政”的理念,即君主应以民为本,以德服人,而非仅凭权势压制。
四、表格汇总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标题 | 孟子“寡人有疾”原文及翻译 |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 原文 |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 翻译 | 孟子认为,若君主能与百姓共享喜好,便可实现仁政;齐宣王自述“好色”之疾,孟子以此劝导其以民为本。 |
| 思想核心 | 推己及人、以民为本、仁政思想 |
| 作者观点 | 君主应以身作则,关注民生,方能治理国家 |
五、结语
“寡人有疾”虽是一句简单的自述,却蕴含着深刻的治国智慧。它不仅是孟子与齐宣王之间的一次思想交流,更是儒家“仁政”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