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8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6条规定了因一方违约而造成对方损害时,受害方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该条款是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重要规定之一,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
一、
民法典第186条的核心内容是:因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对方遭受损失的,违约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该条款明确了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赋予守约方请求赔偿的权利。
在适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 违约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 损害结果必须实际发生;
- 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 赔偿范围应以实际损失为限,不得超出合理预期。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 条款编号 | 第186条 |
| 所属章节 | 合同编(第二分编) |
| 立法目的 | 明确违约责任,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 |
| 核心内容 | 因违约造成损失的,违约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
| 适用条件 | 1. 存在违约行为; 2. 有实际损害结果; 3. 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 赔偿范围 | 以实际损失为限,不包括间接损失 |
| 法律效力 | 具有强制执行力,适用于各类合同纠纷 |
三、适用情形举例
1. 买卖合同中卖方未按时交货,买方因此无法按时销售商品,造成经济损失。
2. 服务合同中服务商未按约定提供服务,导致客户业务受损。
3. 租赁合同中承租人提前解除合同,出租人因此遭受租金损失。
在这些情况下,守约方可依据民法典第186条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要求违约方赔偿相应损失。
四、注意事项
- 在主张赔偿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违约事实和损害结果;
- 赔偿金额应合理,不应过高或过低;
- 若合同中已有明确的违约金条款,可优先适用该条款;
- 部分特殊行业或领域可能有特别规定,需结合具体法律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法典第186条不仅是合同履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合同纠纷的关键依据。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了解并正确运用该条款,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