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是什么植物】骨碎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病症,因其功效显著而被广泛使用。以下是对骨碎补的详细介绍。
一、
骨碎补,学名 Drynaria fortunei(Kunze)J. Smith,属于蕨类植物门,鳞毛蕨科,骨碎补属。其根茎和叶柄基部常被用作药材,性味苦、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为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续筋接骨。常用于治疗骨折、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状。骨碎补多生长于山地林下或岩石缝隙中,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骨碎补 |
学名 | 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ith |
科属 | 鳞毛蕨科,骨碎补属 |
药用部位 | 根茎及叶柄基部 |
性味归经 | 苦、温;归肝、肾经 |
功效 | 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续筋接骨 |
主治 | 骨折、跌打损伤、腰膝酸软、关节疼痛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 |
生长环境 | 山地林下、岩石缝隙 |
常见别名 | 石椒草、猴姜、毛姜、岩黄连 |
药材形态 | 根茎呈扁圆柱形,表面密生棕黄色绒毛,断面淡棕色,有维管束点状排列 |
三、小结
骨碎补作为一味传统中药,不仅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而且在现代研究中也展现出一定的药理活性。了解其来源、性味、功效及使用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合理使用这一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