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整合了原有的民事法律规范,对公民的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系统规定。对于广大公众而言,了解民法典何时开始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法典实施时间总结
《民法典》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民法典成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全面取代了此前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单行法律。
二、民法典实施的意义
1. 统一法律体系:将分散的民事法律整合为一部法典,提升法律的系统性和权威性。
2. 保障公民权益:明确各类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增强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护力度。
3. 适应社会发展:针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网络侵权、高空抛物、个人信息保护等,作出相应规定。
4. 推动法治建设:为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民法典实施时间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 通过会议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 通过日期 | 2020年5月28日 |
| 实施日期 | 2021年1月1日 |
| 原有相关法律 | 《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 |
| 实施意义 | 统一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权益、适应社会发展 |
四、结语
民法典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法律从业者,都应关注并学习这部法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法典也将不断被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法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