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排山倒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强大,或者场面非常壮观。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力量或情绪的强烈爆发,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排山倒海 |
拼音 | pái shān dǎo hǎi |
结构 | 联合式 |
释义 | 形容力量或声势极大,像山要倒塌、海要翻腾一样,气势磅礴。 |
出处 | 《水浒传》:“那火炮轰天动地,惊得人魂飞魄散,真是排山倒海之势。”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现象、战争场面、情感表达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近义词 | 势不可挡、铺天盖地、雷霆万钧 |
反义词 | 风平浪静、悄无声息、微不足道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自然景象:如暴雨来临前的雷声,让人感到排山倒海般的震撼。
2. 战争场面:两军交战时,炮火连天,士兵冲锋,场面如排山倒海般激烈。
3. 情感表达:某人情绪激动,言辞激烈,仿佛有排山倒海的力量。
4. 艺术表现:电影、音乐中常用“排山倒海”来形容高潮部分的强烈情感。
三、注意事项
- “排山倒海”虽然形容力量强大,但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能滥用。
- 它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搭配其他词汇,使表达更丰富,如“排山倒海的气势”、“排山倒海的掌声”。
四、总结
“排山倒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强大的场面。它在文学、影视、演讲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表格形式对成语进行总结,不仅便于记忆,也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其含义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