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什么意思】“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具有真实可靠的含义。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能够准确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真实评价。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名副其实 | 指名声和实际完全一致,不虚有其名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常用于形容人、事、物等,表示其真实水平与名声相符 |
二、词义详解
- 名:指名声、名誉。
- 副:指符合、相称。
- 实:指实际、事实。
- 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与实际相符”,即一个人或事物不仅有好的名声,而且确实具备相应的实力或表现。
例如:“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这句话说明这个人不仅被称作专家,而且确实在该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这个项目负责人是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 |
教育领域 | 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深受学生喜爱。 |
社会评价 | 这家餐厅名副其实,食物和服务都令人满意。 |
五、注意事项
- “名副其实”强调的是真实性,不能用于夸大或虚假的情况。
- 在使用时,要确保所描述的对象确实具备与其名声相符的能力或表现。
- 避免与其他类似成语混淆,如“名不虚传”更侧重于“传闻属实”,而“名副其实”更强调“实际相符”。
六、总结
“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成语,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真实认可。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也传达了对事物本质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表达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