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的意思】一、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韩信使人言于汉王曰:‘项王今亡,其众散矣,其势已去,不可复用也。’……遂追之,至垓下,围之数重。项王乃与骑从者八百余人,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以示诸君。’……于是项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乃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杀汉军数十人。……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于是项王乃自刎而死。”
在这一段中,“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并非直接出现在文中,而是后人根据历史事件和人物语言的逻辑推理得出的一种说法。这句话的大意是:如果他(指项羽)所说的话是真的,那么结果就会在几里之外的地方显现出来。
换句话说,这句话强调的是“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即一个人如果说了某句话,那么他的行为或结果应当与之相符。它反映了古人对诚信、承诺和因果关系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原文引用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并非直接出现,为后人总结推论 |
含义 | 强调“言行一致”,即所说之话应与实际结果相符 |
背景 | 源于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战争故事,体现古人对诚信与命运的看法 |
精神内涵 | 重视承诺、责任、因果报应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做事要负责,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信任 |
使用场景 | 可用于教育、演讲、写作中,强调诚信与行动的重要性 |
三、结语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虽非原文直述,但其背后蕴含的思想却极具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言语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责任。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交往中,做到“言出必行”,才能赢得尊重与信任。